134 8052 3247
134 8052 3247
Kaiyun官網登錄入口 開云網站今早樓下便利店老板老張蹲在門口嘆氣,手里攥著張粉色罰單 —— 載上初三的兒子送校,剛過路口就被攔,100 塊沒了。“孩子才
Kaiyun官網登錄入口 開云網站今早樓下便利店老板老張蹲在門口嘆氣,手里攥著張粉色罰單 —— 載上初三的兒子送校,剛過路口就被攔,100 塊沒了。“孩子才 13 歲,比我還瘦,這也罰?” 他這話戳中不少街坊的疑惑,最近到處都在傳電動車載人新規,載 12 歲以上娃罰 100,拉成人罰 200,真有這么嚴?
我特地騎小電驢在路口蹲了倆小時,見過最戲劇的是個送外賣的小哥,后座載著同事換班,剛拐進輔道就被交警招手。小哥急得直跺腳:“就兩公里,打車不值當啊!” 交警指著車座后的標識:“電動自行車就設計載個小娃,成人上去剎車都受影響。”200 塊罰款單遞過來時,小哥嘴都撇成了八字。
說實話剛開始我也覺得這規定不近人情。前陣子我姐要帶剛上初中的侄女去補牙,倆人擠一輛車,一路上我姐手都攥得發白。后來才知道,這不是瞎規定 —— 鄭州交警早就回應過,全國都把 12 歲當硬杠杠,不是看體重高低,是因為電動車平衡性能有限,多個人就多份風險。
前幾天刷到個新聞更嚇人,福建有個 17 歲的小子改了電動車,載著人飆車時直接側滑翻倒,后座的人摔成重傷。想想咱平時騎電動車,過個減速帶都顛得慌,要是載個成年人,遇到突發情況根本剎不住。我去年就見過小區門口一輛載成人的電動車,為躲行人急拐彎,倆人直接摔進綠化帶,胳膊腿都擦破了。
不過也有讓人犯難的時候。樓下王阿姨老伴中風后行動不便,輪椅推不動,只能用電動車載著去社區醫院。上次被交警攔下,她掏出病歷本眼淚都快下來了,交警最后沒開罰單,但反復叮囑 “下次一定找合規車輛”。這事兒讓我琢磨,特殊情況是不是該有更靈活的辦法?
說到車輛性質更頭疼。榆林那邊剛實施的新規里寫得明白,電動自行車是非機動車,電動摩托車算機動車,載人規定壓根不一樣。前陣子合川還有經銷商為了測試性能,讓 6 個人擠一輛電動摩托車爬坡,結果被罰款 500 還記了 10 分。普通人哪分得清這些?上次我問修車鋪老板,他說現在好多改裝車看著像自行車,其實速度早超標了,載上人更危險。
最讓人揪心的還是孩子出事的案例。澎湃新聞里報過,有家長開電動三輪車接倆孫女,轉彎時被轎車撞飛,仨人都沒了。最高檢那邊數據更嚇人,非機動車事故里八成多跟電動車有關,好多都是載人出的事。這么一想,罰款雖然肉疼,可比出事故強多了。
昨天在菜市場碰到老張,他已經給兒子買了輛二手自行車。“剛開始孩子不樂意,現在每天自己騎,還能多睡十分鐘。” 其實規矩執行久了也能找出轍:同城快遞能解決的別載人,實在要送娃,要么選安全座椅,要么錯開高峰。真遇到送病人這種急事兒,鄭州交警不是說了嘛,找警察幫忙會酌情處理。
說真的,罰款從來都不是目的。那些覺得 “載了幾十年都沒事” 的人,沒見過失控時的慘狀。我上周路過交警隊,宣傳欄里貼滿事故照片,有輛電動車載成人被貨車追尾,車座都撞變形了。200 塊錢買個教訓,總比躺醫院強吧?
現在小區門口的修車鋪多了項生意:加裝兒童安全座椅。老板說最近問的人特別多,還有人主動問 “超過 12 歲能不能裝”。其實政策早把底線劃清楚了,就看咱愿不愿意為安全多上點心。畢竟電動車再方便,也不能拿命開玩笑不是?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Copyright ? 開云中國科技集團 版權所有 備案號:隴ICP備2021000465號